杂记

常用词

朗读zá jì

朗读ㄗㄚˊ ㄐㄧˋ

雜記

杂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杂记zá jì

1.记载杂项笔记零碎的笔记。

英文jottings; notes;

2.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

英文miscellanies (as a type of literature);

引证解释

1.混杂记录

例证《礼记 · 杂记》 陆德明 · 释文引 汉 · 郑玄 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及士之丧事。”
孙希旦 集解:“此篇所记,有与《小记》相似者,有与《大记》相似者,又有非丧事而亦记之者,以其所记者杂,故曰《杂记》。”

2.亦作“杂纪”。指正史以外史料其中包括记载异闻逸事等笔记。

例证《旧唐书 · 经籍志上》:“乙部为史,其类十有三……三曰杂史,以纪异体杂纪。”
清 · 章学诚 《文史通义 · 修志十议》:“凡事琐屑,而不可或遗者……当於正传之后,用杂著体,零星纪录,或名外编,或名杂记,另成一体。”
姚华 《论文后编 · 目录上》:“史传之外,别有託传,始 东方朔 ;有行状,始 胡翰。碑誌杂记,皆其遗裔也。”
鲁迅 《华盖集 · 忽然想到(四)》:“历史上都写着 中国 的灵魂指示将来命运……但如看野史杂记,可更容易了然了。”

3.文体的一种。题材多样,以记叙风景、琐事、感想为主。

例证薛凤昌 《文体论 · 杂记体》:“杂记一体,所包甚广。凡濬渠筑塘,以及祠宇亭臺,登山涉水,游讌觴咏,金石书画古器物之考订,宦情隐德,遗闻軼事之叙述,皆记也。或施之刻石,则近于碑记;或侈为考据,又近于序跋;虽综名为记,其体不一,是诚杂也。”

国语辞典

杂记zá jì

1.文体名。记载琐事、器物山水杂事

2.琐碎的笔记。

例如如:“生活杂记”。

3.礼记篇名。

例证《礼记 · 杂记》唐 · 孔颖达 · 正义:“按郑目录云,名曰杂记者,以其杂记诸侯以下至士之丧事,此于别录属丧服分为上下,义与曲礼檀弓分别不殊也。”

网络解释

杂记

杂记,记载杂项的笔记和零碎的笔记,写风景、琐事、感想的一种文体,题材多样。

杂记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杂 [ zá ] 1.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 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2. 混合。 夹杂。混杂。杂交。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记 [ jì ] 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 2. 把事物写下来。 记录。记功。记者。 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 游记。日记。大事记。 4. 符号,标识(zhì)。 印记。标记。记号。 5. 古时的一种公文。 奏记。笺记。 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 胎记。 7. 量词,指打一下。 给他一记耳光。 [更多解释]

杂记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杂记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