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guān

贞观

zhēn guān

ㄓㄣ ㄍㄨㄢ

貞觀

贞观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贞观zhēn guàn

1.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

2.指正大的道理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

5.正可观赏

国语辞典

贞观zhēn guàn

1.唐朝太宗年号西元627~649)​。

2.宋朝西夏崇宗的年号(西元1102~1114)​。

网络解释

贞观 (唐太宗年号)

贞观(627年正月—649年十二月)是唐朝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共23年。唐太宗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他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理想局面在位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安定的局面;当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后来开元之治奠定厚实基础。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期间爆发了唐与突厥战争、唐灭薛延陀之战、唐太宗对西域诸国的战争、唐击吐谷浑之战、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等对外战争。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李世民的英明执政也叫贞观之治。经过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世民在去世后被追封为贞观圣帝。

贞观 (汉语词语)

“贞观”两字取自《易经 · 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发展是有其一定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正”。

所以南宋理学家朱熹解释这句话时说: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

贞观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ēn 部首总笔画 6

    贞 [ zhēn ] 1. 坚定,有节操。 忠贞不渝。坚贞不屈。贞节。贞士(忠贞之士)。 2. 旧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指妇女不改嫁等。 贞女。贞烈。贞操(同“贞节”)。贞淑。 3. 占,卜,问卦。 贞卜。 4. 古同“桢”,桢干(gàn)。 [更多解释]

  • 拼音 guān,guàn 部首总笔画 6

    观 [ guān ] 1. 看,察看。 观看。观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观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观阵。观赏。观察。观感。参观。 2.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 观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观。奇观。 3.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 观点。观念。主观。客观。世界观。 观 [ guàn ] 1. 道教的庙宇。 白云观。紫阳观。 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3. 楼台。 楼观。台观。 4. 姓。 [更多解释]

贞观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贞观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