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史
常用词
xìn shǐ
信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信史
◎纪事真实可信、无所讳饰的史籍。
翻译
- 德语 Schriftliche Überlieferung (Gesch)
国语辞典
信史
◎记事详实的历史。
例证《公羊传 · 昭公十二年》:“春秋之信史也,其序则齐桓晋文。”
南朝粱 · 刘勰《文心雕龙 · 史传》:“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公羊高云:『传闻异辞。』荀况称:『录远略近。』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
网络解释
信史
信史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ìn shǐ,意思是较为翔实可信的史书。也指纪事真实可信、无所讳饰的史籍。有文字记载,或有实物印证的历史。相对于世界其他地方,中国在商代较早进入信史时代。
信史的字义分解
信
拼音 xìn,shēn 部首 人 总笔画 9信 [ xìn ] 1. 诚实,不欺骗。 如 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2. 不怀疑,认为可靠。 如 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3. 崇奉。 如 信仰。信徒。 4. 消息。 如 信息。杳无音信。 5. 函件。 如 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6. 随便,放任。 如 信手(随手)。信步(随意走动,散步)。信笔。信意。 7. 同“芯”。 8. 姓。 信 [ shēn ] 1. 同“伸”,舒展开。 2. 同“伸”,表白。 [更多解释]
史
拼音 shǐ 部首 口 总笔画 5史 [ shǐ ]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 如 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 如 太史。内史。 3. 古代官职。 如 刺史。御史。 4.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