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秋
fáng qiū
防秋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防秋
◎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国语辞典
防秋
◎唐时突厥、吐蕃等常于秋日入寇,故于其时调兵守边,称为“防秋”。
网络解释
防秋
防秋(fánɡ qiū)出自《旧唐书 · 陆贽传》,解释为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特加警卫,调兵防守。
防秋的字义分解
防
拼音 fáng 部首 阜 总笔画 6防 [ fáng ] 1.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 如 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2. 守卫。 如 防守。边防。海防。 3. 堤坝。 如 防堤。“以防止水”。 4. 抵得,相当。 如 百夫之防(抵得上百人的人)。 [更多解释]
秋
拼音 qiū 部首 禾 总笔画 9秋 [ qiū ] 1. 一年的第三季。 如 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秋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 如 麦秋。 3. 指一年。 如 千秋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6.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