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肉
yī kuài ròu
一塊肉
一块肉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块肉
1.指亲生独子或遗孤。宋祥兴二年,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背幼帝赵昺跳海死。帝母杨太后闻之,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投海死。见《宋史 · 瀛国公纪》。
2.指胎儿。
国语辞典
一块肉
◎语出后遂以一块肉指遗孤或仅存的子孙。
例证《宋史 · 卷四七 · 瀛国公本纪》:“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
《聊斋志异 · 卷二 · 侠女》:“所以不即报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块肉累腹中,因而迟之又久。”
网络解释
一块肉
一块肉,拼音yí kuài ròu,是指亲生独子或遗孤;胎儿。
一块肉的字义分解
一
拼音 yī 部首 一 总笔画 1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10.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更多解释]
块
拼音 kuài 部首 土 总笔画 7块 [ kuài ] 1.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 如 土块儿。 2.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 如 一块地。两块糖。 3.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相当于“元”。 如 一块钱。 [更多解释]
肉
拼音 ròu 部首 肉 总笔画 6肉 [ ròu ] 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 如 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 如 桂圆肉。冬瓜肉厚。 3. 果实不脆,不酥。 如 肉瓤西瓜。 4. 行动迟缓,性子慢。 如 做事真肉。 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