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áozhuàn

毛传

máo zhuàn

ㄇㄠˊ ㄓㄨㄢˋ

毛傳

毛传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毛传máo chuán

《毛诗故训传》(一作《毛诗诂训传》)的简称。为汉人训释诗经之作。汉书 · 艺文志着录三十卷,但言毛公作,未着其名。东汉郑玄《诗谱》称“鲁人大毛公为《诂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至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始言大毛公为汉鲁国人毛亨,小毛公为汉赵国人毛苌。后世因以《故训传》为毛亨作,亦有以为乃毛苌作或毛亨作而苌有所增益者。其诂训大抵先秦学者意见保存许多古义,虽有错误,但仍为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通行《十三经注疏》采用《毛传》。东汉郑玄《毛诗传笺》及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为笺释疏解《毛传》之作。清代研究《毛传》著名的有陈奂的《诗毛氏传疏》和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别集 · 书〈毛诗故训传〉后》

网络解释

毛传 (毛传)

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主要四家。鲁国人申公,齐国人辕固,燕国人韩婴。但是,这三家著作除《韩诗外传》,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诗。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诗序对后人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 所以《毛诗》就是《诗经》的《毛传》。

毛传的字义分解

  • 拼音 máo 部首总笔画 4

    毛 [ máo ]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 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 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 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 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 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 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 把他吓毛了。 8. 小。 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 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 两毛钱。 11.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chuán,zhuàn 部首总笔画 6

    传 [ chuán ] 1. 转(zhuǎn )授,递。 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 宣传。流传。传名。传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传 [ zhuàn ] 1. 解说经义的文字。 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 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 《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 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更多解释]

毛传的分字组词

毛传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