辇道
niǎn dào
輦道
辇道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辇道
1.可乘辇往来的宫中道路。
2.指皇帝车驾所经的路。
3.古星名。属天琴、天鹅两座。
国语辞典
辇道
◎供皇帝车驾行走的道路。南朝梁 · 庾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诗:“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也作“辇路”。
例证《史记 · 卷一二 · 孝武本纪》:“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
网络解释
辇道
辇道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辇”音“碾”。辇道属于二十八宿中的牛宿,位于现代星座的天琴座和天鹅座。《丹元子步天歌》:“辇道渐台在何许,欲得见时近织女”。辇道含有五颗恒星,最亮的辇道一视星等4.03。清钦天监所编《仪象考成》,辇道增加了9星,其中最亮的辇道增七为三等星,在低倍数望远镜下即可分辨为双星,是构成夏季北天十字的一颗星。
辇道的字义分解
辇
拼音 niǎn 部首 车 总笔画 12辇 [ niǎn ] 1. 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的车子。 如 辇车。帝辇。凤辇(皇后的车子)。 [更多解释]
道
拼音 dào 部首 辵 总笔画 12道 [ dào ] 1. 路,方向,途径。 如 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2. 指法则、规律。 如 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 如 道学。传道。修道。 4. 方法,办法,技术。 如 门道。医道。 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 如 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 如 会道门。一贯道。 8. 说,讲。 如 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9. 用语言表示情意。 如 道喜。道歉。道谢。 10. 线条。 如 铅笔道儿。 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 量词。 如 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