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口
dǎng kǒu
擋口
挡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挡口
◎犹时候。
国语辞典
挡口
◎吴语。指时候。也作“档口”。
例证《官场现形记 · 第一五回》:“谁知这个挡口,一个中舱,人多挤满了,有几个是船上的哨官帮带,其余的便是统领的跟班厨子;一齐在那里,围著周老爷讲话。”
网络解释
挡口
挡口,读音dǎng kǒu,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犹时候。
挡口的字义分解
挡
拼音 dǎng,dàng 部首 手 总笔画 9挡 [ dǎng ] 1. 阻拦,遮蔽。 如 阻挡。拦挡。遮挡。 2. 指“排挡”。 如 挂挡。换挡。 3.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 挡 [ dàng ] 1. 〔摒(bìng)~〕见“摒”。 [更多解释]
口
拼音 kǒu 部首 口 总笔画 3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