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衣
yú yī
餘衣
余衣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余衣
1.别的衣服。
2.谓剩下来的衣片。
网络解释
余衣
yú yī ㄧㄩˊ ㄧ
余衣(馀衣)
(1).别的衣服。 宋 王谠 《唐语林 · 雅量》:“ 唐公 临 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仆误持馀衣,惧未敢进。”
(2).谓剩下来的衣片。 唐 孟郊 《赠韩郎中愈》诗:“硕鼠既穿墉,又啮机上丝。穿墉有闲土,啮丝无馀衣。”
余衣的字义分解
余
拼音 yú 部首 人 总笔画 7余 [ yú ] 1. 文言代词,我。 如 “余将老”。 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如 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 如 十余人。 4. 后。 如 “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5. 农历四月的别称。 6. 姓。 [更多解释]
衣
拼音 yī 部首 衣 总笔画 6衣 [ yī ]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 如 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架。衣锦还(huān)乡。 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 如 炮衣。糖衣。肠衣。 3.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