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越
僭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僭越
◎超越本分行事。用为谦词。
翻译
- 英语 to usurp, to overstep one's authority
- 德语 seine Befugnisse überschreiten
- 法语 usurper
引证解释
1.超越本分行事。
例证《魏书 · 清河王怿传》:“谅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别,宜杜渐防萌,无相僭越。”
宋 ·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今某自有章宪样子,岂敢事事干与,犯僭越之诛!”《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玄德 不能隐讳,遂曰:‘舍弟见 操 僭越,故不觉发怒耳。’”明 · 归有光 《上赵阁老书》:“君子伸於知己而詘於不知己,是以冒凟而忘其僭越焉。”
王任叔 《疲惫者》:“五六十岁的老翁,讨了一个老婆慰慰寂寞,在 中国 的社会里并不算什么一回事。然而在他便觉得有些僭越了。”
2.用为谦词。
例证清 · 孔尚任 《桃花扇 · 访翠》:“﹝小旦﹞何不行个令儿,大家欢欢?﹝丑﹞敬候主人发挥。﹝小旦﹞怎敢僭越?”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平素对于 马氏 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
国语辞典
僭越
◎假冒名义,超越本分。
例证《北史 · 卷一九 · 魏孝文六王传 · 清河王怿传》:“谅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别,宜杜渐防萌,无相僭越。”
《三国演义 · 第二一回》:“舍弟见操僭越,故不觉发怒耳。”
网络解释
僭越
僭越是一个词汇,拼音是jiàn yuè,指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低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尤指用皇家专用的。出自《三国演义》。例句《魏书 · 清河王怿传》:“谅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别,宜杜渐防萌,无相僭越。”
僭越的字义分解
僭
拼音 jiàn 部首 人 总笔画 14僭 [ jiàn ] 1. 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如 僭越。僭妄。僭伪(封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王朝)。僭盗。 [更多解释]
越
拼音 yuè 部首 走 总笔画 12越 [ yuè ] 1. 度过,超出。 如 越过。越冬。越级。越轨。越权。越境。越位。越狱。越俎代庖。 2. 声音、情感扬起,昂扬。 如 激越。声音清越。 3. 表示程度加深。 如 越发(更加)。越加。越快越好。 4. 消散。 如 “精神劳则越”。 5. 失坠,坠落。 如 陨越。“射其左。越于车下”。 6. 中国古民族名。 如 百越(亦作“百粤”)。 7.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后用作浙江省东部的别称。 如 越剧。越凫楚乙(“乙”,燕子。喻对于同一事物,由于自身条件的局限而作出不同的判断)。 8.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