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ūdì

扑地

拼音
pū dì
注音
ㄆㄨ ㄉㄧˋ
词性
拟声词
繁体
撲地

扑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扑地pū dì

  1. 脸朝下倒在地上

    fall on the ground with face toward down;

引证解释

  1. 掷地。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谓见图构,无何起至溷自杀裴松之 注引英雄记》:“绍 以兜鍪扑地曰:‘大丈夫当前鬭死,而入墙閒,岂可得活乎?’”

  2. 跌倒地方

    金•董解元 西厢记宫调卷四:“君瑞,君瑞,墙东里一跳,在墙西里扑地。”

  3. 遍地

    文选·鲍照<芜城赋>》:“廛閈扑地歌吹沸天。”
    李善 注引方言:“扑,尽也。”
    唐•韩愈 《游城南·风折花枝诗:“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随园诗话》卷五引 杨次也 西湖竹枝词》:“乍晴时节好天光,紈綺风来扑地香。”

  4. 象声词

    水浒传第一回:“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
    水浒传第六回:“史进 喝道:‘那里去!’赶上,望后心一朴刀,扑地声响道人倒在一边。”

国语辞典

扑地pū de

  1. 状声词。形容撞击声音。也作「扑的」。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走进房去,扑地把灯吹熄,先自睡了。」

  2. 突然参见「扑的」条。也作「铺的」、「扑的」。

    《水浒传·第一回》:「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扑地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来。」

扑地pū dì

  1. 满地都是。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廛闬扑地,歌吹沸天。」

  2. 倒在地上。

    三国演义·第七回》:「绍以兜鍪扑地,大呼曰:『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扑地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扑 [ pū ] 1. 轻打,拍。 扑粉。扑蝇。扑打。 2. 击拂的用具。 粉扑。 3. 冲。 扑灭。扑救。 4. 相搏击。 相扑。扑跌。 5. 跌倒。 扑地。 6. 伏。 扑在桌上看书。 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 [更多解释]

  • 拼音 dì,de 部首总笔画 6

    地 [ dì ]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 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 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 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 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 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 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 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 质地。 地 [ de ]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 慢慢地走。 [更多解释]

扑地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扑地的相关词语

【扑地】的常见问题

  1. 扑地的拼音是什么?扑地怎么读?

    扑地的拼音是:pū dì
    点击 图标播放扑地的发音

  2. 扑地是什么意思?

    扑地的意思是:(1)扑地 [ pū de ]①.状声词。形容撞击的声音。也作「扑的」。②.突然。参见「扑的」条。也作「铺的」、「扑的」。(2)扑地 [ pū dì ]①.满地都是。②.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