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鉏
gōng chú
公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鉏
◎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鉏极。见《左传 · 定公八年》。
网络解释
公鉏
出自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武子之子公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左传 · 襄廿三年》记载,鲁国王族正卿季武子之子季公弥,又称公鉏氏。其正卿之位是在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受传的,称公鉏极,即鲁季公。其后裔中有以先祖之字“鉏”为姓氏者,称鉏氏,又称除氏
公鉏的字义分解
公
拼音 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4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如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如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如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如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如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如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如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如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更多解释]
鉏
拼音 chú 部首 金 总笔画 13鉏 [ chú ] 1. 鋤草翻地的農具。 2. 用鋤頭鏟土鋤草。 3. 誅滅;清除。 鉏 [ zū ] 1. 通“苴(蒩)”。供祭祀用的草席。 鉏 [ zhù ] 1. 同“耡”。古代税法名。助藉税,即十一之税。 鉏 [ jŭ ] 1. 〔鉏鋙〕也作“鉏䥏”。①不相配合。②不安貌。③机具。④釜属。 鉏 [ chá ] 1. 〔鉏牙〕物旁出。器物如锯齿般参差不齐的边缘。 鉏 [ xú ] 1. 古国名。 2.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