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

巡抚

朗读xún fǔ

朗读ㄒㄩㄣˊ ㄈㄨˇ

巡撫

巡抚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巡抚xún fǔ

古代官名明代巡视各地军政民政大臣清代掌管一省军政、民政的官员

英文imperial inspector; provincial governor;

引证解释

1.巡察安抚。

例证汉 · 班固 《车骑将军窦北征颂》:“亲率戎士,巡抚疆城。”
《北齐书 · 后主纪》:“是月,以水涝遣使巡抚流亡人户。”
《明史 · 太祖纪三》:“乙丑,皇太子巡抚 陕西。”

2.官名。 明 · 洪熙 元年始设巡抚专职。 清 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

例证《明史 · 宣宗纪》:“大理卿 胡概 、参政 叶春 巡抚南畿 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朝廷见他强干精明,材堪大用,便放了 四川 巡抚。”
《清史稿 · 职官志三》:“巡抚,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覈羣吏,会总督以詔废置。”

3.指任巡抚之职。

例证清 ·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 乾隆 ﹞五十九年, 毕秋帆 先生奉命巡抚 山东。”

国语辞典

巡抚xún fǔ

1.巡视安抚

例证汉 · 班固〈窦将军北征颂〉:“亲率戎士,巡抚疆域。”
《晋书 · 卷四十六 · 刘颂传》:“咸宁中,诏颂与散骑郎白褒巡抚荆、扬。”

2.职官名。明代始设,职责为代天子巡视天下。至清朝则以巡抚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

网络解释

巡抚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总督官衔略高于巡抚,前期督权远过于抚,如两江总督按例兼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而末期安徽、江西两抚即不再听命于总督。北周与唐初均有派官至各地巡抚之事,系临时差遣,“巡抚”亦未成为官名。

巡抚的字义分解

  • 拼音 xún 部首总笔画 6

    巡 [ xún ] 1.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 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巡游。巡天(指在天空巡游)。巡回。巡抚。巡视。巡幸(古代特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逻。 2.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 巡杯(主人在宴席上依次向客人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7

    抚 [ fǔ ] 1. 慰问。 抚恤(安慰和周济)。抚慰。安抚。抚爱。 2. 扶持,保护。 抚养成人。 3. 轻轻地按着。 抚摩。抚摸。抚琴(弹琴)。抚今追昔。 4. 同“拊”。 [更多解释]

巡抚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巡抚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