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íchú

踟蹰

常用词

chí chú

ㄔˊ ㄔㄨˊ

踟躕

动词

徘徊 踯躅 踌躇

果断

踟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踟蹰chí chú

1.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例如搔首踟蹰。 —— 《诗 · 邶风 · 静女》使君从南来,五马踟蹰。 —— 汉乐府陌上桑踟蹰不知所措

英文hesitate; waver;

2.也作“踟躇

引证解释

1.见“踟蹰”。亦作“踟跦”。亦作“踟躕”。亦作“踟躇”。

2.徘徊不前貌;缓行貌。

例证《诗 · 邶风 · 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躕。”
《文选 · 成公绥<啸赋>》:“逍遥擕手,踟跦步趾。”
一本作“踟躕”。 李周翰 注:“踟躕,缓行貌。”
南朝 ·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苻坚 为 慕容冲 所袭, 坚 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鞍与 坚,坚 不能及,马又跪而受焉, 坚 援之得登岸而走 庐江。”
唐 · 戴叔伦 感怀诗之一:“踟躕復踟躕,世路今悠悠。”
清 · 蒲松龄 聊斋志异 · 张鸿渐》:“日既暮,踟躇旷野,无所归宿。”
何其芳 《街》:“我在北方那个城里,当黄昏,当深夜往往喜欢独自踟躕在那些长长的平直大街上。”

3.犹豫迟疑

例证北魏 · 郦道元 水经注 · 沫水》:“命蜚螭,驾白驹,临天水,心踟躕,千载后,不知如。”
唐 · 白居易 《食笋》诗:“且食勿踟躕,南风吹作竹。”
清 · 侯方域 《与吴骏公书》:“故再四踟躕,卒不敢以不言。”
清 · 龚自珍 《奴史问答》:“主人中夜起,弹琴对烛神踟躕。”
李健吾 《末一个女人》:“给一个土匪修坟,这种光景我们从来没有经过;我们踟躕着,臊起来。”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隔了好一会, 李阿虎 踟躇着想什么但是终于下了决心。”

4.逗留歇息

例证太平广记卷四九〇引 唐 · 王洙 《东阳夜怪录》:“自虚 恃所乘壮,乃命僮僕輜重,悉令先于 赤水 店俟宿,聊踟蹰焉。”
唐 · 沉既济 《任氏传》:“郑子 随之东,至 乐游园,已昏黑矣。见一宅,土垣车门,室宇甚严。白衣将入,顾曰:‘愿少踟蹰。’而入。”
宋 · 欧阳修 《再至汝阴三绝》之三:“十四五年劳梦寐此时才得少踟蹰。”

5.须臾瞬间

例证南朝 · 梁 何逊 《与苏九德别》诗:“踟躇暂举酒,倐忽不相见。”
《魏书 · 萧衍传》:“运神器於顾眄,定宝命於踟蹰。”
宋 · 苏轼 《和刘柴桑》:“万刼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6.相连貌。

例证《文选 ·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
李善 注:“踟蹰,相连貌。”
南朝 · 梁 江淹 《灵丘竹赋》:“窓峥嶸而緑色,户踟蹰而临空。”

7.古代刻漏器,用以承水。

例证《初学记》卷二五引 殷夔 《漏刻法》:“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於水舆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

8.梭的别称

例证元 · 龙辅 《女红馀志》卷上:“梭,一名踟蹰。”
清 · 王士禛 《蚕词》之三:“白苇与儂作璘藉,黄金与儂作踟躇。”
自注:“踟躇,梭也。”

国语辞典

踟蹰chí chú

1.徘徊不前的样子。

例证《乐府诗集 · 卷二八 · 相和歌辞三 · 古辞 · 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文选 · 曹植 · 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近义踌躇

2.相连接的样子。

例证《文选 · 王延寿 · 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

3.一种古代漏刻水的盛器

例证《初学记 · 卷二五 · 器物部 · 漏刻》:“殷夔漏刻法曰:『为器三重,圆皆径尺,差立于水舆踟蹰之上,为金龙口吐水,转注入踟蹰经纬之中。』”

网络解释

踟蹰

踟蹰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 chí chú,意思是指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踟蹰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í 部首总笔画 15

    踟 [ chí ] 1. 〔~蹰〕心里犹豫,要走不走的样子,如“~~不前”。亦作“踟躇”。 [更多解释]

  • 拼音 chú 部首总笔画 19

    蹰 [ chú ] 1. 〔踟~〕见“踟”。 [更多解释]

踟蹰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踟蹰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