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眦
wài zì
外眥
外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外眦
◎靠近两鬓的眼角。
网络解释
外眦
外眦,解剖名称,为上下眼弦颞侧的联合处,呈锐角。外眦极度睁眼时约有60°,正常状态下为30~40°;外眦距眶缘5~7毫米,距额颧线为10毫米。
外眦的字义分解
外
拼音 wài 部首 夕 总笔画 5外 [ wài ] 1. 与“内”、“里”相对。 如 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 如 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 3. 指“外国”。 如 外域。外宾。外商。 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 如 外公。外婆。外甥。 5. 称岳父母。 如 外父。外姑(岳母)。 6. 称丈夫。 如 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 7. 关系疏远的。 如 外人。 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 如 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 9. 传统戏剧角色名。 如 外旦。外末。外净。 [更多解释]
眦
拼音 zì 部首 目 总笔画 11眦 [ zì ] 1. 眼角,上下眼睑的接合处,靠近鼻子的称“内眦”,靠近两鬓的称“外眦”。 如 眦裂(形容愤怒到极点)。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