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公
tǔ gōng
土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公
◎土地神。又称土神。古星名。属壁宿,共二星。旧说,主营造宫室。方言。专管掩埋尸体的人。
引证解释
1.土地神。又称土神。
例证汉 · 王符 《潜夫论 · 巫列》:“土公、飞尸、咎魅、北君、衔聚、当路、直符七神,及民间缮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当惮也。”
《太平御览》卷三七引 三国 吴 裴玄 《新言》:“俗间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动。”
宋 ·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 冬日五》诗:“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
2.古星名。属壁宿,共二星。旧说,主营造宫室。
3.方言。专管掩埋尸体的人。
例证《中国谚语资料 · 一般谚语》:“未埋三个死人仔,就要想做土公。”
土公的字义分解
土
拼音 tǔ 部首 土 总笔画 3土 [ tǔ ]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如 土壤。黄土。 2. 疆域。 如 国土。领土。 3. 本地的,地方性的。 如 故土。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如 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 如 土气。 6. 未熬制的鸦片。 如 烟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如 土族。 9. 姓。 [更多解释]
公
拼音 gōng 部首 八 总笔画 4公 [ gōng ]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 如 公正。公心。大公无私。 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 如 公理。公式。公海。公制。 3. 国家,社会,大众。 如 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 4. 让大家知道。 如 公开。公报。公然。 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 如 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 6. 敬辞,尊称男子。 如 海公。包公。诸公(各位)。 7. 雄性的。 如 公母。公畜。 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 如 公公。外公(外祖父)。 9.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