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雪
lì xuě
粒雪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粒雪
1.部分被压紧的粒状雪,构成冰川源头的表面部分;泛指粒状雪原。
英文firn; névé;
2.由于反复融化和冻结而形成的颗粒状雪。
英文corn snow;
国语辞典
粒雪
◎介于雪花和冰体间的雪颗粒。因积压加重,密度增大,使雪花压实,局部融化,再逐渐结晶便形成粒雪。
网络解释
粒雪
粒雪(firn,neve)指原始结晶形态的雪,在热力或压力作用下,经过融解再冻结而形成团粒状的雪。由雪花变成粒雪的过程叫做粒雪化作用。
粒雪的字义分解
粒
拼音 lì 部首 米 总笔画 11粒 [ lì ] 1. 成颗的东西,细小的固体。 如 米粒。盐粒。颗粒。粒子(a.成果的、细小的东西,“子”读轻声;b.指“基本粒子”,物理学上指构成物体的最简单的物质)。 2. 量词,多指颗粒状的东西。 如 一粒米。一粒珍珠。 [更多解释]
雪
拼音 xuě 部首 雨 总笔画 11雪 [ xuě ] 1.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 如 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2. 洗去,除去。 如 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3. 擦拭。 如 “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4.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