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
苦力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苦力
1.艰苦的劳动。
例如白出苦力。
英文hard labor; toil;
2.旧时对体力劳动者的蔑称。
英文coolie; cooly;
翻译
- 英语 bitter work, hard toil, (loanword) coolie, unskilled Chinese laborer in colonial times
- 德语 Kuli (S)
- 法语 coolie
引证解释
1.谓竭尽心力。
例证南朝 · 梁 江淹 《自序传》:“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宋 · 叶适 《法度总论三 · 铨选》:“学士大夫,勤身苦力,诵説 孔 孟,传道先王,未尝不知所谓治道者非若今日之法度也。”
2.沉重的体力劳动。
例证《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我放着我的女孩儿不曾紥裹,我代你们白出的是甚么苦力。”
曹禺 《日出》第二幕:“真天生的这份穷骨头,一辈子就会给人打夯、卖苦力,盖起洋楼给人家住。”
3.旧称帮人干重活的劳动者。
例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来到 香港,当苦力度日。”
老舍 《茶馆》第二幕:“街上抓夫呢!抓去也好,在哪儿也是当苦力。”
杨朔 《乱人坑》:“﹝ 日本 刽子手﹞在 宣化 经营起庞大的炼铁厂,到处强抓 中国 ‘苦力’,替他们制造杀人的武器。”
国语辞典
苦力
1.劳力、竭力。
例证南朝梁 · 江淹〈自序传〉:“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
2.初是洋人称华人劳工而言。为英语coolie的音译。现泛指专门出卖劳力维生的工人。
例证《官话指南 · 卷三 · 使令通话》:“老爷外头的那些个小物件,是我想要装在一个大家伙里,叫苦力挑了去倒妥当。”
网络解释
苦力
辽宁沈阳人,当代诗人, 行业学者
苦力,1975年高中毕业下乡插队,后进入国企。2004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院签约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品见《星星诗刊》、《诗潮诗刊》、《扬子江诗刊》、《诗歌月刊》、《诗国》、《中国诗乡》、《中国诗人报》中国作家网等国内报刊杂志。
苦力的字义分解
苦
拼音 kǔ 部首 艸 总笔画 8苦 [ kǔ ]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 如 甘苦。苦胆。苦瓜。 2. 感觉难受的。 如 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3. 为某种事所苦。 如 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4. 有耐心地,尽力地。 如 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5. 使受苦。 如 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更多解释]
力
拼音 lì 部首 力 总笔画 2力 [ lì ]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 如 力气。力量。 2. 一切事物的效能。 如 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 如 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4. 用极大的力量。 如 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5.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