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ushí

口实

常用词

kǒu shí

ㄎㄡˇ ㄕˊ

口實

话柄

口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实kǒu shí

话柄

例如使无以寡君为口实。 —— 国语 · 楚语下》

英文handle; cause for gossip;

引证解释

1.口中食物

例证《易 · 颐》:“自求口实。”
孔颖达 疏:“求其口中之实也。”
高亨 注:“须自求口中之食物。”
引申为食品。亦指饮食后汉书 · 光武帝纪下》:“明勑下以远方口实所以宗庙自如旧制。”
李贤 注引汉官仪:“口实膳羞之事也。”
《魏书 · 夏侯道迁传》:“好言宴,务口实京师珍羞,罔不毕有。”

2.指俸禄。

例证《左传 · 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杜预 注:“臣不徒求禄,皆为社稷。”

3.古代俸禄皆以米计,故又借指为粮食。

例证资治通鉴 · 晋惠帝元康九年》:“且 关中 之人百餘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
胡三省 注:“口实,谓粮食也。”

4.古代死者入殓时口中所含之物。

例证《公羊传 · 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何休 注:“孝子所以实亲口也,缘生以事,死不忍虚其口。”
汉 · 刘向 《说苑 · 修文:“口实曰唅……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璣,士以贝,庶人以穀实。”

5.经常议论诵读的内容。

例证《书 · 仲虺之诰》:“成汤 放 桀 于 南巢,惟有慙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孔 传:“恐来世论道我放天子常不去口。”
《南齐书 · 文惠太子传》:“太祖《左氏春秋》,太子承旨讽诵,以为口实。”

6.引申为定论

例证宋 · 苏洵 《仲兄字文甫说》:“昔者君子之处於世……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出,则天下以为口实。”
清 · 李楷 《<嵞山集>序》:“乃世所援以为口实者:元 · 轻 白 俗, 郊 寒 岛 瘦。予窃以为不然。”

7.指话柄;谈笑的资料。

例证唐 · 刘知几 《史通 · 因习》:“遂盗 葛龚 所作而进之。既具録他文,不知易名姓。时人谓之曰:‘作奏虽工,宜去 葛龚。’及 邯郸 氏撰笑林,载之以为口实。”
宋 · 孔平仲 《续世说 · 排调》:“举朝嗤笑,以为口实。”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九章:“前年警报桤木沟 同 陈登云 开过玩笑的那回事,不就是拿她--这个满身苕气的女人做过口实吗?”

8.借口

例证《左传 · 襄公二十二年》:“若不恤其患,而以为口实,其无乃不堪任命,而翦为仇讎?”
杜预 注:“口实,但有其言而已。”
清 · 平步青 《霞外攟屑 · 时事 · 曾文正公奏天津教案答□□□书》:“今吾师以一身之谤,易大局之安,固其宜耳,然使后之任事者,得借重望以为口实,是国家之患,方自今日始矣。”
鲁迅 《<二心集>序言》:“宋 · 末有所谓‘通虏’, 清 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国语辞典

口实kǒu shí

1.粮食

例证易经 · 颐卦》:“自求口实。”
晋 · 江统〈徙戎论〉:“且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处之与迁,必须口实。”

2.俸禄

例证左传 · 襄公二十五年》:“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3.谈话批评内容资料依据

例证三国志 · 卷三五 · 蜀书 · 诸葛亮传》:“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

近义话柄

网络解释

口实

口实,汉语词汇。

拼音:kǒu shí

基本解释:指话柄;谈话的资料。

见《易 · 颐》:“自求口实。”孔颖达疏:“求其口中之实也。”

口实的字义分解

  • 拼音 kǒu 部首总笔画 3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口子。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í 部首总笔画 8

    实 [ shí ] 1. 充满。 实心。充实。虚实。 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 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 3. 植物结的果。 果实。开花结实。 4. 富足。 殷实。富实。 [更多解释]

口实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口实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