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óu

蝼蛄

常用词

朗读lóu gū

朗读ㄌㄡˊ ㄍㄨ

螻蛄

名词

蝼蛄的意思

词语解释

蝼蛄lóu gū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英文mole cricket;

国语辞典

蝼蛄lóu gū

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的泛称。体圆,色褐,长约三公分。有两对翅膀前肢有力,善掘地,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嗜食农作物嫩茎,为稻麦害虫。雄虫每于日落黄昏时叫。

网络解释

蝼蛄 (直翅目蝼蛄科昆虫)

蝼蛄,又名拉拉蛄、地拉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主要类型华北蝼蛄、东方蝼蛄、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华北蝼蛄又称单刺蝼蛄,主要分布北方各地

东方蝼蛄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为害较重。台湾蝼蛄发生于台湾、广东广西。普通蝼蛄仅分布在新疆

蝼蛄的字义分解

  • 拼音 lóu 部首总笔画 15

    蝼 [ lóu ] 1. 〔~蛄〕昆虫,褐色,有翅,前脚强化为挖掘足,能掘地,咬农作物的根。亦称“天蝼”、“蛞蝼”、“土狗”;简称“蝼”,如“~蚁”(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 (螻)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1

    蛄 [ gū ] 1. 〔蝼~〕见“蝼”。 2. 〔蟪~〕见“蟪”。 [更多解释]

蝼蛄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蝼蛄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