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kuí

百揆

朗读bǎi kuí

朗读ㄅㄞˇ ㄎㄨㄟˊ

百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百揆bǎi kuí

1.总理国政之官。

2.各种政务

3.百官

国语辞典

百揆bǎi kuí

1.总握国政的官员

例证书经 · 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2.百官。

例证文选 · 任昉 ·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五伦以教,百揆时序。”
《文选 · 史岑 · 出师颂》:“宪章百揆,为世作楷。”

3.所有政事

例证后汉书 · 卷五九 · 张衡传》:“百揆允当,庶绩咸熙。”

网络解释

百揆

百揆,汉语词汇。

拼音:bǎi kuí

释义:1、为我国商周以前官名,最早见于《尚书》。

后世多引喻为丞相相国总揽朝政的官员,也代指百官及天下各种政务。

百揆的字义分解

  • 拼音 bǎi 部首总笔画 6

    百 [ bǎi ]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 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2. 喻很多。 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更多解释]

  • 拼音 kuí 部首总笔画 12

    揆 [ kuí ] 1. 度(duó),揣测。 揆度。揆策。揆古察今。 2. 道理,准则。 千载一揆。 3. 事务。 百揆。 4. 管理,掌管。 揆百事。 5. 旧称总揽政务的人,如宰相等。 阁揆。揆席(宰相之位)。 [更多解释]

百揆的分字组词

百揆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