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主体

常用词

朗读zhǔ tǐ

朗读ㄓㄨˇ ㄊㄧˇ

主體

名词

首要 本身 根本

客体

主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主体zhǔ tǐ

1.事物主要部分

例如信的主体

英文main body; main part; principal part;

2.哲学上指对客体认识实践能力的人。

例如主体和客体。

英文subject;

3.民法中指享受权利负担义务公民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例如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犯罪主体。国际法主体

引证解释

1.君主统治地位

例证汉书 · 东方朔传》:“﹝ 接舆、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 五帝 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2.事物的主要部分。

例证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主体什么呢?就是 中国 的老百姓。”

3.哲学名词,和“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4.法学用语。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国语辞典

主体zhǔ tǐ

1.事物中的主要部分。

例如如:“学生学校主体。”

反义客体

2.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权利义务所赖以发生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 即为客体。

网络解释

主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ǔ tǐ,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

主体的字义分解

  • 拼音 zhǔ 部首总笔画 5

    主 [ zhǔ ] 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 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 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 君主。主上。 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 主张。主见。主意。主义。 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 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 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 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 6. 预示。 早霞主雨。 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 木主。神主。 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 9.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tǐ,tī 部首总笔画 7

    体 [ tǐ ] 1. 人、动物的全身。 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 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 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 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 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 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体 [ tī ] 1. 〔~己〕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❷亲近的,如“~~话”,亦作“梯己”。 [更多解释]

主体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主体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