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兵
yá bīng
衙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衙兵
1.唐代天子的禁卫兵。
2.唐代节度使的卫兵。
网络解释
衙兵
衙兵yá bīng,特指 唐 代天子的禁卫兵,出处《新唐书 · 兵志》。
衙兵的字义分解
衙
拼音 yá 部首 行 总笔画 13衙 [ yá ] 1. 旧时官署之称。 如 公衙。衙门。衙参(cān)(官吏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禀白公事)。衙役。 2. 唐代皇帝前殿。 如 “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 3. 排列成行的事物。 如 槐衙。柳衙。 [更多解释]
兵
拼音 bīng 部首 八 总笔画 7兵 [ bīng ] 1. 武器。 如 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2. 战士,军队。 如 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 如 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