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
jiǔ sǐ
九死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九死
◎犹万死。
国语辞典
九死
◎多次濒临死亡。比喻处于极危险的境地。
例证《楚辞 · 屈原 · 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宋 ·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网络解释
九死 (中医理论)
九死是指虚劳病九种危重证候。
即手足色青,四肢久肿,脉枯齿干,声音散漫,鼻孔虚张,唇寒宣露,唇肿齿焦,手循衣缝,汗出不流,舌卷卵缩。
九死 (词语解析)
九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iǔ sǐ ,是指万死 。
九死的字义分解
九
拼音 jiǔ 部首 乙 总笔画 2九 [ jiǔ ] 1.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 如 九归。 2. 泛指多次或多数。 如 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更多解释]
死
拼音 sǐ 部首 歹 总笔画 6死 [ sǐ ]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 如 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 2. 不顾生命。 如 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 3. 固执,坚持到底。 如 死心塌地。死卖力气。 4. 无知觉。 如 睡得死。 5. 不活动,不灵活。 如 死结。死理。死板。 6. 不通达。 如 死胡同。死路一条。 7. 过时,失去作用。 如 死文字。 8. 极,甚。 如 乐死人。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