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割衿

朗读gē jīn

朗读ㄍㄜ ㄐㄧㄣ

割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割衿gē jīn

《旧五代史 · 唐书 · 王镕传》:“庄宗以镕父友,曲加敬异,为之声歌,镕亦报之,谓庄宗为四十六舅。中饮,庄宗抽佩刀断衿为盟,许女妻镕子昭诲。”后因以“割衿”谓割下衣襟交给对方作为儿女许婚信物

国语辞典

割衿gē jīn

昔时为儿女订婚仓卒之间来不及置办信物,双方家长各自割下一块衣襟,作为信物。见也作“割襟”。

例证《旧五代史 · 卷五四 · 唐书 · 王镕传》《元史 · 卷一〇三 · 刑法志二》:“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

网络解释

割衿

割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ɡē jīn,出自《旧五代史.唐书.王镕传》。

割衿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2

    割 [ gē ] 1. 切断,截下,划分出来。 割让。割地。割弃。割舍。割除。割断。割裂。割据。交割。割鸡焉用牛刀(喻做小事情不值得费大力气)。 2. 灾害。 天降割于我家。 [更多解释]

  • 拼音 jīn 部首总笔画 9

    衿 [ jīn ] 1. 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 青衿(代称秀才)。 2. 系衣裳的带子。 [更多解释]

割衿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割衿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