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款
nà kuǎn
納款
纳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纳款
◎归顺;降服。
国语辞典
纳款
1.向敌人输诚降服,投降归顺。
例证南朝齐 · 魏收〈为矦景叛移梁朝文〉:“有苗纳款,未劳征伐。”
《文选 · 王融 ·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加以纳款通和,布德修礼。 ”
2.缴纳款项。
例如如:“请你到二号柜台纳款。”
网络解释
纳款
纳款,读音是nà kuǎn,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归顺;降服。
纳款的字义分解
纳
拼音 nà 部首 纟 总笔画 7纳 [ nà ] 1. 收入,放进。 如 出纳。藏污纳垢。 2. 接受。 如 采纳。笑纳。纳谏。 3. 享受。 如 纳福。纳凉。 4. 缴付。 如 纳税。 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 如 纳鞋底。 6. 姓。 [更多解释]
款
拼音 kuǎn 部首 欠 总笔画 12款 [ kuǎn ] 1. 诚恳。 如 款留。款曲(qū)(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 2.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 如 落款(题写名字)。题款。 3. 式样。 如 款式。 4.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 如 条款。第三条第一款。 5. 经费,钱财。 如 款项。款额。公款。存款。汇款。 6. 敲打,叩。 如 款门。款打。款塞。款关而入。 7. 至。 如 “绕黄山而款牛首”。 8. 留,招待。 如 款客。 9. 空。 如 “款言不听,奸乃不生”。 10. 缓慢。 如 款步。款款。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