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
jiǔ bǎi
九百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九百
◎亦作“九伯”、“九陌”。指计较琐细事的人。复姓。
翻译
- 德语 900 (neunhundert)
- 法语 neuf-cents, 900
引证解释
1.亦作“九伯”、“九陌”。 宋、元、明 时讥人痴呆、神气不足。
例证宋 · 陈师道 《后山诗话》卷二三:“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
金 ·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
元 ·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我问你,你是风魔呵是九伯?”
元 · 杨显之 《酷寒亭》第三折:“言多语少,小人有些九陌风魔。”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 · 包待制出身传》:“休唱报牓郎君去,且唱 包公 九百人。”
2.指计较琐细事的人。
例证清 · 翟灝 《通俗编 · 数目》:“《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今犹以较论细琐人为九百。”
3.复姓。 汉 · 有 九百里。见《通志 · 氏族五》引《姓苑》。
国语辞典
九百
1.数量。
例证《文选 · 张衡 · 西京赋》:“匪唯翫好,乃有秘书,小说九百,本自虞初。”
《文选 · 司马相如 · 上林赋》:“地方不过千里,而囿居九百。”
2.宋、元时讥人痴呆傻气,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五。宋 · 陈师道也作“九伯”、“九陌”。
例证《后山诗话》:“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
《董西厢 · 卷三》:“九百孩儿,休把人厮啈,你甚胡来我怎信?”
3.计较琐细事的人。
例证《通俗编数目》引《爱日斋丛抄》:“九百,或取喻细琐之为者。”
4.复姓。如汉有九百里。
网络解释
九百
九百:词语
九百:漫画《抽筋神探》人物
九百 (词语)
陆游《家世旧闻》里说,蔡京当政的时候,制礼作乐。四川有一个黥卒魏汉津,自称懂铸鼎作乐之法。他号称自己已经九十五岁了,得法于仙人李艮。而他的师傅李艮,则有八百岁了,人称李八百。由于工作原因,魏汉津常常去东京,于是京师少年对他开玩笑:“汝师八百,汝九百耶?”陆游对此解释说:“盖俗狂痴者为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