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蛇
bā shé
巴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巴蛇
◎古代传说中的大蛇。
国语辞典
巴蛇
◎神话传说中的大蛇,能吞食象。
例证《山海经 · 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
《文选 · 左思 · 吴都赋》:“屠巴蛇,出象骼。”
巴蛇的字义分解
巴
拼音 bā 部首 己 总笔画 4巴 [ bā ] 1. 粘结着的东西。 如 泥巴。锅巴。 2. 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 如 饭巴锅了。巴结别人。 3. 贴近。 如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4. 盼,期望。 如 巴望。 5. 张开。 如 巴着眼睛。 6. 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 7. 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 如 巴蜀。巴山蜀水。 8. 词尾,读轻声。 如 尾巴。嘴巴。 9. 大蛇。 如 巴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 10. 气压的压强单位。 11. 压强单位。 12. 姓。 [更多解释]
蛇
拼音 shé,yí 部首 虫 总笔画 11蛇 [ shé ]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 如 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蛇 [ yí ] 1. 〔委(wěi )~〕见“委2”。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