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族
jiǎ zú
甲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甲族
1.指世家大族。
2.指甲壳动物。参见“甲殻动物”。
国语辞典
甲族
1.世家贵族。
例证《南齐书 · 卷三三 · 王僧虔传》:“甲族向来多不居宪台,王氏以分枝居乌衣者,位官微减。”
《南史 · 卷五〇 · 庾易传》:“近代用人,皆取甲族有才望者。”
2.甲壳类动物的统称。如龟、鳖等。
网络解释
甲族
甲族jiǎ zú,1、指世家大族。2、指甲壳动物。
甲族的字义分解
甲
拼音 jiǎ 部首 田 总笔画 5甲 [ jiǎ ]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 如 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 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 如 甲等。 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 如 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 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 如 盔甲。甲兵。甲士。 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 如 甲板。装甲车。 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 如 龟甲。 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 指甲。 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 保甲。甲长。 9. 植物果实的外壳。 如 甲坼(外表裂开)。 10. 古同“胛”,肩胛。 [更多解释]
族
拼音 zú 部首 方 总笔画 11族 [ zú ]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 如 族规。族长。家族。 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如 种族。 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 如 民族。 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 如 宗族。氏族。部族。 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如 芳香族。 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 如 族灭。 7. 聚合,集中。 如 云气不待族而雨。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