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zǐ

痧子

拼音
shā zǐ
注音
ㄕㄚ ㄗˇ

痧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痧子shā zi

  1. 麻疹俗称

    measles;

引证解释

  1. 痲疹俗称参见“痲疹”。

  2. 霍乱中暑急性病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店主人﹞赶紧取了一个青铜钱一把子麻秸,连刮带打……説:‘不相干儿了;可还靠不住,这痧子还怕回来要得放心得用针扎。’”

国语辞典

痧子shā zi

  1. 麻疹的俗称。参见「麻疹」条。

网络解释

痧子 科普中国

痧子是麻疹的别称,见《麻证新书》,又称痧疹。是小儿常见一种传染病,是由感受麻疹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近臼齿可见麻疹黏膜周身皮肤按序布发芝麻粒样大小红色丘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等为特征病毒主要侵犯肺胃。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体外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和消毒剂均很敏感。在空气飞沫保持传染性不超过2小时,但耐寒冷干燥,在零摄氏度可保持约1个月。

病人是麻疹惟一的传染源,传染性极强。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传染患者口、鼻、咽、眼结合膜分泌物中含有麻疹病毒。主要是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对于麻疹,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就会有持久免疫力。以1岁至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婴儿可从胎盘获得母亲抗体,生后6个月内不会发病,但易感母亲所生的婴儿无先天性免疫力,生后即可得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二季为流行高峰

痧子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ā 部首总笔画 12

    痧 [ shā ] 1. 〔~子〕麻疹的俗称。 2. 中医指霍乱、中暑、肠炎等急性病。 发痧。 [更多解释]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更多解释]

痧子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痧子的相关词语

【痧子】的常见问题

  1. 痧子的拼音是什么?痧子怎么读?

    痧子的拼音是:shā zǐ
    点击 图标播放痧子的发音

  2. 痧子是什么意思?

    痧子的意思是:麻疹的俗称。参见「麻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