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银
shī yín
濕銀
湿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湿银
1.形容镜光。
2.指水中月光。
网络解释
湿银
shī yín ㄕㄧ ㄧㄣˊ
湿银(湿银)
(1).形容镜光。 唐 李商隐 《河阳诗》:“湿银注镜井口平,鸾钗映月寒铮铮。” 冯浩 笺注:“湿银,镜光。井口,镜形。”
(2).指水中月光。 宋 范成大 《顷乾道辛卯岁三月望夜》诗:“三更半醉吹笛去,櫂入湿银天镜中。”
湿银的字义分解
湿
拼音 shī 部首 水 总笔画 12湿 [ shī ] 1.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 如 湿度。潮湿。湿润。湿热。湿漉漉。 2. 中医学名词。 如 湿气。湿邪。湿泻。 [更多解释]
银
拼音 yín 部首 钅 总笔画 11银 [ yín ] 1. 一种金属元素,可以制货币和器皿、电子设备、感光材料、装饰品等。 如 银子。银杯。银牌。 2. 旧时用银铸成块的一种货币。 如 银币。银锭。银洋。银钱。银圆(亦作“银元”)。银号(规模较大的钱庄)。银行(hāng )。银票。 3. 像银的颜色。 如 银白。银发(fà)。银河(亦称“天河”、“银汉”)。银样镴枪头(喻表面还不错,实际上不中用,好像颜色如银子的锡镴枪头一样)。 4. 同“垠”,边。 5.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