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ánbēi

南碑

朗读nán bēi

朗读ㄋㄢˊ ㄅㄟ

南碑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南碑nán bēi

统称吴、晋、宋、齐、梁、陈诸朝碑的法帖。其书法神妙高逸,略胜于北碑。但流传甚少。

国语辞典

南碑nán bēi

统称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碑碣文字。流传较少,但书法皆高逸神妙。

网络解释

南碑

南碑,读音nán bēi,是汉语词汇,统称吴 、 晋 、 宋 、 齐 、 梁 、 陈 诸朝碑的法帖。

南碑的字义分解

  • 拼音 nán,nā 部首总笔画 9

    南 [ nán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 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南 [ nā ] 1. 〔~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 [更多解释]

  • 拼音 bēi 部首总笔画 13

    碑 [ bēi ] 1.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 石碑。丰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碑拓(tà )。碑帖。碑林。里程碑(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碑。 [更多解释]

南碑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南碑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