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īshé

土虺蛇

tǔ huī shé

ㄊㄨˇ ㄏㄨㄟ ㄕㄜˊ

土虺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虺蛇tǔ huī shé

亦称“土骨蛇”。

网络解释

土虺蛇

土虺蛇【tǔ huī shé】,又名灰链鞭。中国北方多叫七寸子。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东部沿海各省,北达辽宁南部陕西南部。

土虺蛇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3

    土 [ tǔ ]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 土壤。黄土。 2. 疆域。 国土。领土。 3. 本地的,地方性的。 故土。 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 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 5. 不合潮流。 土气。 6. 未熬制的鸦片。 烟土。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 土族。 9.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huǐ,huī 部首总笔画 9

    虺 [ huǐ ] 1. 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虺虺]〈古〉形容打雷的声音。 虺 [ huī ] 1. [虺尵]疲劳生病(多用于马)。也作“虺隤”。 [更多解释]

  • 拼音 shé,yí 部首总笔画 11

    蛇 [ shé ] 1.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 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蛇 [ yí ] 1. 〔委(wěi )~〕见“委2”。 [更多解释]

土虺蛇的分字组词

土虺蛇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