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
xíng ér shàng
形而上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而上
1.亦省作“形上”。
2.无形;抽象。
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国语辞典
形而上
◎超乎形体之外者,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相对于形而下而言。
例证《易经 · 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
网络解释
形而上 (哲学名词)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 “形”而下谓之“器”,“器”在“地”上,而“器”再“上”面是“道”,因此,所谓“形而上”的具体意思是指“道”。中国人很重视这个“道”,认为它是起主导作用的,它支配着“地”上的一切“形”、“器”、“象”。
形而上 (文化名词)
形而上者谓之道,何所谓道,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善若水,故几于道。“道”是哲学里的“规律”万物生灭,皆可以谓之“道”。形而上学是一门关于探索自然不为人知的一般规律的学问。早在4700多年前的我国古代,黄帝时期就有河图的出现,标志着形而上学的诞生。
形而上的字义分解
形
拼音 xíng 部首 彡 总笔画 7形 [ xíng ] 1. 实体。 如 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2. 样子。 如 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3. 表现。 如 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4. 对照,比较。 如 相形见绌。 5. 状况,地势。 如 形势。 6. 古同“型”,模子。 7. 古同“刑”,刑罚。 [更多解释]
而
拼音 ér 部首 而 总笔画 6而 [ ér ] 1. 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 如 从上而下。 [更多解释]
上
拼音 shàng,shǎng 部首 一 总笔画 3上 [ shàng ]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 如 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 如 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 如 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 如 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 如 上街。 6. 向前进。 如 冲上去。 7. 增加。 如 上水。 8. 安装,连缀。 如 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 如 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 如 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 如 上弦。 12. 登载,记。 如 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如 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 如 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 如 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上 [ shǎng ] 1. 〔~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