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
zhāo dé
昭德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昭德
◎明德;美德。宣扬美德。汉代雅舞名。
引证解释
1.明德;美德。
例证《国语 · 郑语》:“唯 荆 实有昭德,若 周 衰,其必兴矣。”
汉 · 刘向 《说苑 · 善说》:“天有昭德,宝鼎自至。”
2.宣扬美德。
例证南朝 · 宋 鲍照 《河清颂》序:“鏤山岳,雕篆素,昭德垂勋,可谓多矣。”
《清史稿 · 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传》:“抑有请者,垂謨昭德,莫先於史。”
3.汉 · 代雅舞名。 汉 · 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见《汉书 · 礼乐志》。又 五代 后晋 天福 五年,诏有司复修正至朝会二舞之制,以文舞为《昭德》之舞,武舞为《成功》之舞。见《乐府诗集 · 舞曲歌辞一 · 晋昭德成功舞歌》引《唐馀录》。
网络解释
昭德
昭德,指美德;亦指宣扬美德。语出《国语 · 郑语》:“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
昭德的字义分解
昭
拼音 zhāo 部首 日 总笔画 9昭 [ zhāo ] 1. 光明。 如 昭明。昭昭(➊明亮的样子,如“日月昭昭”;➋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2. 明显,显著。 如 昭著。昭彰。昭布。昭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更多解释]
德
拼音 dé 部首 彳 总笔画 15德 [ dé ] 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如 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2. 心意,信念。 如 一心一德。 3. 恩惠。 如 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4.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