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荆
chéng jīng
成荊
成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成荆
◎亦称“成庆”。
网络解释
成荆
勇士。见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且以五帝之圣焉而死,三王之仁焉而死,五伯之贤焉而死,乌获、任鄙之力焉而死,成荆、孟
贲、王庆忌、夏育之勇焉而死。”
令孟贲、成荆带干将之剑卫之,行乎幽道,则盗犹偷之矣。今人君之力,非贤乎乌荻、彭祖,而勇非贤乎孟贲、成荆也。其所守者,非特琬琰之美,千金之重也而欲勿失,其可得耶?《申子》
成荆的字义分解
成
拼音 chéng 部首 戈 总笔画 6成 [ chéng ] 1. 做好,做完。 如 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 如 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 变为。 如 长成。变成。 4. 可以,能行。 如 成,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 如 他办事麻利,真成。 6. 够,达到一定数量。 如 成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 如 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 十分之一。 如 增产三成。 9. 平定,讲和。 如 “会于稷,以成宋乱”。 10. 姓。 [更多解释]
荆
拼音 jīng 部首 艸 总笔画 9荆 [ jīng ] 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 如 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 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 如 负荆请罪。 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 如 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 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如 拙荆。山荆。荆妻。 5.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