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子
sàn zǐ
散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散子
◎撒种。太平天国军队称枪弹为“散子”。散药。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子爵。详“散侯”。
引证解释
1.撒种。
例证北魏 · 贾思勰 《齐民要术 · 胡麻》:“漫种者,先以耬耩,然后散子。”
北魏 · 贾思勰 《齐民要术 · 种葵》:“早种者,必秋耕。十月末,地将冻,散子劳之,人足践踏之乃佳。”
2.太平天囯 军队称枪弹为“散子”。
例证清 · 无名氏 《虏在目中》:“炮子为‘铅码’,枪子为‘散子’。”
3.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子爵。详“散侯”。
4.散药。
例证金 ·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也不是丸儿,也不是散子,写遍幽期书体字。”
网络解释
散子
散子,中国最瞩目的当代画家,曾于香港、上海等地方举办个展,好评如潮,藏家颇多。其作品多以中国老子道家思想为主题,并结合中西绘画甚至雕塑的综合技巧,以及纯朴简约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的本原境界和本原向往。
散子的字义分解
散
拼音 sàn,sǎn 部首 攴 总笔画 12散 [ sàn ]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 如 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 如 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 如 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 如 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散 [ sǎn ] 1. 没有约束,松开。 如 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 如 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 如 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 如 散剂。丸散膏丹。 [更多解释]
子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如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如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如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如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如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如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如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如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如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如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如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如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如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