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砂蔤
sù shā mì
縮砂蔤
缩砂蔤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缩砂蔤
◎植物名。产于岭南。果实外壳称缩砂,仁称蔤。新鲜者称缩砂蔤,干者称砂仁。入中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三 · 缩砂蔤》。
国语辞典
缩砂蔤
◎植物名。姜科豆蔻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三、四尺,春夏间开花,实蔟聚如穗状,皮厚而皱,黄赤色,中有仁数十,外褐内白,辛香如白豆蔻仁,可入药。
网络解释
缩砂蔤
缩砂蔤(Amomum xanthioides),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地上茎直立。叶互生,披针形,亮绿色。别名砂仁,绿壳砂
缩砂蔤的字义分解
缩
拼音 suō,sù 部首 纟 总笔画 14缩 [ suō ] 1. 向后退,往回收。 如 退缩。畏缩。缩手(喻不敢再做下去)。缩手缩脚(喻做事顾虑多,不大胆)。 2. 由大变小,由长变短。 如 收缩。伸缩。压缩。缩减。缩小。缩编。缩微(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极小的胶卷复制品)。 3. 捆束。 如 “缩版以载”。 4. 直,理直。 如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5. 滤酒去渣。 如 缩酒。 缩 [ sù ] 1. 〔~砂密〕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棕色,亦称“缩砂”。种子入中药,称“砂仁”。 [更多解释]
砂
拼音 shā 部首 石 总笔画 9砂 [ shā ] 1. 同“沙”。 如 砂粒。砂纸。砂轮。翻砂(铸造器物的工作)。砂糖。 [更多解释]
蔤
拼音 mì 部首 艸 总笔画 14蔤 [ mì ] 1. 藕。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