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
táng sān zàng
唐三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三藏
◎唐代玄奘法师的俗称。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称为三藏法师。
翻译
- 英语 Tripitaka (602-664) Tang dynasty Buddhist monk and translator, who traveled to India 629-645, same as 玄奘
- 法语 Xuanzang
国语辞典
唐三藏
◎中国古代小说中对唐代高僧玄奘的别称。
例证《西游记 · 第九七回》:“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
唐三藏的字义分解
唐
拼音 táng 部首 口 总笔画 10唐 [ táng ] 1. 夸大,虚夸。 如 荒唐。唐大无验。 2. 空,徒然。 如 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 3.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4. 朝代名。 如 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 5.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6. 古同“螗”,指蝉。 7. 姓。 [更多解释]
三
拼音 sān 部首 一 总笔画 3三 [ sān ]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如 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 表示多次或多数。 如 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更多解释]
藏
拼音 cáng,zàng 部首 艸 总笔画 17藏 [ cáng ] 1. 隐避起来。 如 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 如 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藏 [ zàng ] 1. 储放东西的地方。 如 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 如 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 如 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同“臟”。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