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卷
xuān juàn
宣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宣卷
1.元、明、清时,僧徒讲唱宝卷,称为宣卷。
2.指由宝卷发展而来,至清代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原来专唱佛教故事,后来渐以演民间传说故事为主。
国语辞典
宣卷
◎宣讲佛经上的事迹。流行于元、明、清时。至清代则发展为讲唱各种民间传说故事的一种曲艺形式。
例证《醒世姻缘传 · 第六三回》:“随即到了莲华庵中,恰好白姑子不在家里,往杨乡宦宅里宣卷去了。”
《海上花列传 · 第二五回》:“划一!倪念三也宣卷呀,耐也来吃酒哉啘!”
网络解释
宣卷
宣卷是宣讲宝卷的简称,始于宋元时期,是继承唐代佛教讲经说法的传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传统说唱艺术形式,其演唱的文本就是宝卷。周作人在随笔《刘香女》中说他“小时候听宣卷,多在这屠家门外.她的老母是发起的会首此外也见过些灰色的女人.其悲剧的显晦大小虽不一样.但是一样的暗淡阴沉.都抱着一种小乘的佛教人生观,以宝卷为经史.以尼庵为归宿此种灰色的印象留得很深。
宣卷的字义分解
宣
拼音 xuān 部首 宀 总笔画 9宣 [ xuān ] 1. 公开说出,散布。 如 宣讲。宣传。宣战。宣称。宣言。宣叙调。心照不宣。 2. 疏导。 如 宣泄。 3. 古代帝王的大室。 4. 皇帝命令或传达皇帝的命令。 如 宣付。宣召(皇帝召见)。宣诏(传旨)。 5. 姓。 [更多解释]
卷
拼音 juàn,juǎn 部首 卩 总笔画 8卷 [ juàn ]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 如 长卷。画卷。手卷。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如 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3. 考试用的纸。 如 试卷。 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 如 案卷。 卷 [ juǎn ] 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 如 卷尺。卷帘子。 2. 裹挟带动。 如 卷入。卷扬。 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 如 烟卷儿。纸卷儿。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