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n

宜春

yí chūn

ㄧˊ ㄔㄨㄣ

名词

宜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宜春yí chūn

适宜春天适应春天。指宜春宫。旧时立春春节所剪或书写字样民间与宫中将其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指宜春院。

翻译

  • 英语 Yichun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Jiangxi
  • 德语 Yichun (Stadt in Jiangxi)​ (Eig, Geo)​
  • 法语 Yichun (Jiangxi)​

引证解释

1.适宜于春天;适应春天。

例证唐 · 施肩吾 《春日餐霞阁》诗:“洒水初晴物候新, 餐霞阁 上最宜春。”
后蜀 阎选 《八拍蛮》词:“憔悴不知缘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郁达夫 《将之日本别海裳》诗之三:“知儂棹向 吴江 过,托买宜春半幅裳。”

2.宜春宫。参见“宜春”。

例证《文选 · 司马相如<上林赋>》:“蹷 石闕,歷 封峦,过 鳷鹊,望 露寒,下 棠棃,息 宜春。”
郭璞 注:“宜春,宫名,在 渭 南 杜县 东。”
《汉书 · 东方朔传》:“北至 池阳,西至 黄山 ;南猎长 杨,东游 宜春。”
颜师古 注:“宜春,宫也,在 长安东南。”
唐 · 王维 《登楼歌》:“却瞻兮 龙首,前眺兮 宜春。”

3.旧时立春及春节所剪或书写的字样。民间与宫中将其贴于窗户、器物、彩胜等之上,以示迎春。

例证南朝 ·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綵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唐 · 崔道融 春闺诗之二:“欲剪‘宜春’字,春寒剪刀。”
《辽史 · 礼志六》:“立春,妇人进春书,刻青繒为帜,像龙御之,或蟾蜍,书帜曰‘宜春’。”
清 · 陈维崧 《齐天乐 · 早春寿魏塘柯素培先生》词:“小楼人倚,梅花天气,正院贴‘宜春’,釵摇燕子。”
《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过了祀灶之期,不久又是除夕家家贴起‘宜春’。”
郁达夫 《立春日》诗:“闲来剪个‘宜春’字,贴上兰花瓦盆。”

4.宜春院。参见“宜春”。

例证唐 ·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自高头 宜春 梨园 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 圣文神武皇帝 初, 公孙 一人而已。”
清 · 余怀 《<板桥杂记>序》:“余生也晚,不及南部烟花宜春子弟。”

国语辞典

宜春yí chūn

1.适应春天、适合春天。

例证宋 · 欧阳修〈江神子 · 碧阑干外小中亭〉词:“每到花时,长是 不宜春。”

2.秦汉时的宜春宫。

例证汉书 · 卷六五 · 东方朔传》:“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
文选 · 司马相如 · 上林赋》:“下棠梨,息宜春。”

网络解释

宜春 (江西省地级市)

宜春,江西省地级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3°54′—116°27′,北纬27°33′—29°06′之间。东境与南昌市接界,东南与抚州市为邻,南陲与吉安市及新余市毗连西南萍乡市接壤,北与九江市相邻西北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交界

2016年末,宜春总面积18680.42平方千米;下辖1个区、6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常住人口553.25万;2016年,宜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0.4亿元。境内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宜春有京九铁路、沪昆高铁浙赣铁路交汇;赣粤、沪昆、大广等高速公路和320、105国道纵横交错此外,还拥有宜春明月山机场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自古被誉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堂邑候陈婴奉命来此筑城立治,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唐初四杰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宜春;唐代韩愈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宋代理学家朱熹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感叹。晋代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明代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现代物理学家吴有训、两届奥运会冠军杨文军都是宜春的代表

宜春举办过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农民运动会、2009央视中秋晚会以及每年一度月亮文化节,享有“月亮之都”、“亚洲锂都”之称,先后获中国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宜春 (汉语词汇)

宜春是汉语词汇,是指旧时立春及春节所剪或书写的字样。

宜春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8

    宜 [ yí ] 1. 适合,适当。 宜人。宜于。合宜。权宜。适宜。相宜。 2. 应该,应当。 事不宜迟。 3. 当然,无怪。 宜其无往而不利也。 4.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chūn 部首总笔画 9

    春 [ chūn ] 1. 一年的第一季。 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2. 两性相求的欲望。 春心。怀春。 3. 生机。 大地回春。 4. 姓。 [更多解释]

宜春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宜春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