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
出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出纳
1.财务上指现金或票据的付出和收进;收钱或付款。
英文receive and pay out money;
2.泛指发出和吸进的管理工作,如图书馆办理借书还书手续的工作。
英文receive and lend books,etc.;
出纳
◎出纳员的简称。
英文cashier;
国语辞典
出纳
1.传达君王的命令,反映群众的意见。
例证《书经 · 舜典》:“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文选 · 贾谧 · 荅贾长渊诗》:“祗承皇命,出纳无违。”
2.财物的收入和支出。
例证明 · 陈汝元《金莲记 · 第七出》:“出纳之际,吏缘为奸。”
3.负责管理银钱收支的职务,或担任此种职务的人。
例证清 ·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卷一四 · 槐西杂志四》:“邻人前世为巨室,君为司出纳,因其倚信,侵食其多金。”
4.泛指发出和收进的管理工作。
例证宋 · 秦观〈安都〉:“大贾之室,敛散金钱以逐什一之利;出纳百货以收倍称之息。”
网络解释
出纳
出纳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
在中国古代出纳也指家庭等方面的收支管理情况,例如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枢)墓志铭》:“十七来归,即传家政。按亲族,御臧获,美肴酒,综出纳,无事不井井。”
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票据、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保管、核算,就都属于出纳。它既包括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机构的各项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收付业务处理,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整理和保管,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核算等各项工作,也包括各单位业务部门的货币资金收付、保管等方面的工作。狭义的出纳则仅指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岗位或人员的各项工作。
出纳的字义分解
出
拼音 chū 部首 凵 总笔画 5出 [ chū ] 1. 从里面到外面。 如 出访。初出茅庐。出笼。 2. 往外拿,支付。 如 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 3. 离开。 如 出发。出轨。出嫁。 4. 产生,生长。 如 出产。出品。出人才。 5. 发生。 如 出事。 6. 显露。 如 出现。出名。 7. 超过。 如 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 8. 来到。 如 出席。出勤。 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 如 出处(chù)。语出《孟子》。 10. 显得量多。 如 这米出饭。 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 如 提出问题。 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更多解释]
纳
拼音 nà 部首 纟 总笔画 7纳 [ nà ] 1. 收入,放进。 如 出纳。藏污纳垢。 2. 接受。 如 采纳。笑纳。纳谏。 3. 享受。 如 纳福。纳凉。 4. 缴付。 如 纳税。 5.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 如 纳鞋底。 6. 姓。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