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轮
táo lún
陶輪
陶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陶轮
◎犹陶钧。
网络解释
陶轮
陶轮是指一种可旋转的台面,陶壶以及其他陶制容器可以在上面转动成型。最简单的陶轮是脚踏陶轮。开动时陶工一只脚均匀地踩动一个碟形的物体或一根曲柄,以保持旋盘转动。电动陶轮也常被使用,转速可以自由调节。陶轮出现于古埃及和古代中国,一直使用至今。尽管在商业陶瓷生产中,除了制造大型缸瓦器仍要用到它之外,已基本不再使用了,但它仍然是陶瓷艺术家的基本工具之一。
陶轮的字义分解
陶
拼音 táo 部首 阜 总笔画 10陶 [ táo ]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 如 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2. 制造陶器。 如 陶冶。陶铸。 3. 喻教育、培养。 如 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 如 陶然。陶醉。陶陶。 5. 古同“淘”,洗。 6. 姓。 [更多解释]
轮
拼音 lún 部首 车 总笔画 8轮 [ lún ] 1. 安在车轴上可以转动使车行进的圆形的东西(亦称“车轱辘”)。 如 轮子。车轮。轮胎。 2. 安在机器上能旋转并促使机器动作的东西。 如 齿轮儿。 3. 指“轮船”。 如 江轮。拖轮。 4. 像车轮的。 如 日轮。月轮(指圆月)。年轮。 5. 依次更替。 如 轮班。轮训。轮休。轮作。 6. 转动。 如 间或一轮。 7. 量词。 如 一轮红日。头轮影院。他比我大一轮。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