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o

仪刀

朗读yí dāo

朗读ㄧˊ ㄉㄠ

儀刀

仪刀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仪刀yí dāo

皇帝仪仗所用的刀。历代形制不一

网络解释

仪刀

仪刀多指唐代仪刀。魏晋两宋称为御刀,明代御林军刀,是苗刀的前身。它的战场实战出现在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民间武术家结合日本刀术,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搴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冲锋陷阵,它既是刀又如枪。详见苗刀。

唐仪刀为军刀四制之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龙凤是皇家象征所以那些装饰豪华但是没有龙凤环的唐刀其实横刀。仪刀外型接近祖先“环首刀”,主要禁卫军千牛卫和仪仗使用。仪刀又称“长刀”,“细刀”,“千牛刀”其实就是仪刀。多出现在重要礼仪场合

懿德太子墓、长乐公主中的壁画中多可看见侍卫所配的长刀,长刀为环首,双手持握顶部,或伫立身前,仪刀作为皇家御用军队和侍卫的重要兵器,刀比较长,形制上“施龙凤环 ”,承袭汉环手刀式样, 装饰上 “装以金银”极尽奢华这样精美的环手大刀不仅是大唐威仪体现同样也深远影响了中国冷兵器发展,这样的环手大刀随着各国使臣往来流向四方深刻受到仪刀影响的有两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高丽、日本、吐蕃。从现在考古资料来看,高丽、日本都出土环首刀,这些环首刀的刀环都是以龙和凤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大量镶嵌金银,这些环首刀都是仪刀的传承,而吐蕃保留了唐仪刀的造型特点。而中原大地随着朝代更替战争蹂躏,唐仪刀也消失湮灭了。

仪刀的字义分解

  • 拼音部首总笔画 5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仪器。 5. 法制,准则。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更多解释]

  • 拼音 dāo 部首总笔画 2

    刀 [ dāo ] 1.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 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2.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 一刀合一百张。 3.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 刀币。 4. 姓。 [更多解释]

仪刀的分字组词

近音词、同音词

仪刀的相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