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弦
kǒu xián
口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口弦
◎我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简易乐器。
网络解释
口弦 (民间乐器)
口弦又称口弦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口弦的字义分解
口
拼音 kǒu 部首 口 总笔画 3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更多解释]
弦
拼音 xián 部首 弓 总笔画 8弦 [ xián ] 1. 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 如 弓弦。弦韦(“弦”指弓弦,“韦”是兽皮,弦紧皮软,喻性子急缓不同。古人佩弦来警戒自己的性缓,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后遂用“弦韦”喻朋友的规劝)。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八或二十二、三,月亮半圆,形似弓弦,故名)。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的月相)。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的月相)。应弦而倒。 2. 乐器上发声的线。 如 琴弦。弦子(①指琴弦;②乐器“三弦”的通称)。弦歌。管弦。续弦(古人以琴瑟喻夫妻,故又以“断弦”喻丧妻,以“续弦”喻再娶)。弦外之音。 3. 中国古代称不等腰直三角形的斜边。 4. 中医脉象名。 如 弦脉。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