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
yǎn kǒu
掩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掩口
◎以手捂住嘴巴。沉默不语;不敢出声。
引证解释
1.以手捂住嘴巴。参见“掩口而笑”、“掩口胡卢”。
例证《礼记 · 曲礼上》:“负劒辟咡詔之,则掩口而对。”
孔颖达 疏:“掩口,恐气触人。”
2.沉默不语;不敢出声。
例证《史记 · 孝武本纪》:“臣恐效 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后汉书 · 酷吏传 · 阳球》:“松览 等皆出於微蔑,斗筲小人……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是以有识掩口,天下嗟叹。”
《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忠臣掩口,谗夫在侧,邪説諛辞,以曲为直。”
国语辞典
掩口
1.以手遮口。
例证《礼记 · 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
《孔子家语 · 卷五 · 子路初见》:“孔子先食黍而后食桃,左右皆掩口而笑。”
2.比喻沉默。
例证《史记 · 卷一二 · 孝武本纪》:“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东周列国志 · 第八二回》:“忠臣掩口,谗夫在侧,邪说谀辞,以曲为直。”
网络解释
掩口
掩口,汉语词汇。
拼音:yǎn kǒu
释义:1.以手捂住嘴巴。2.沉默不语;不敢出声。
掩口的字义分解
掩
拼音 yǎn 部首 手 总笔画 11掩 [ yǎn ] 1. 遮蔽,遮盖。 如 掩护。掩体。掩饰。掩映。掩盖。掩蔽。掩埋。掩人耳目。瑕不掩瑜。藏瑕掩疵。 2. 关,合。 如 掩闭。掩门。掩卷。 3. 门、窗、箱柜等关合时夹住了东西。 如 掩了手。 4. 乘人不备而袭击或捉拿。 如 掩杀。掩击。掩袭。 [更多解释]
口
拼音 kǒu 部首 口 总笔画 3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