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箍
nǎo gū
腦箍
脑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脑箍
◎箍头的刑具。
国语辞典
脑箍
◎一种古代的刑具。捆在头上可以用力收缩夹紧,使人异常痛苦。
例证元 · 王仲文《救孝子 · 第三折》:“则你那捆麻绳用竹签,批头棍下脑箍,可不道父娘一样皮和骨。”
明 · 汤显祖《牡丹亭 · 第四〇出》:“马不吊不肥,人不拶不直,把这厮上起脑箍来。”
网络解释
脑箍
脑箍指的是中国古代法外刑具。是将绳索缠于受刑人之首,并加木楔。出于宋而沿至清。据《宋史 · 刑法志》载,南宋末年,监司郡守,擅置刑具,天下之狱,不胜其酷,“或木索并施夹腕,名曰夹邦;或缠绳子首加以木楔,名曰脑箍”。《清会典事例 · 刑部'名例律》曰:“捕获强盗,有妄用脑箍。”
脑箍的字义分解
脑
拼音 nǎo 部首 肉 总笔画 10脑 [ nǎo ] 1.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 如 脑髓。脑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 2. 头。 如 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 3.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 如 豆腐脑儿。 4.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 如 樟脑。薄荷脑。 [更多解释]
箍
拼音 gū 部首 竹 总笔画 14箍 [ gū ] 1. 用竹篾或金属条束紧,用带子之类勒住。 如 箍桶。头上箍条手巾。 2. 紧紧套在东西外面的圈。 如 铁箍儿。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