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
平淡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平淡
1.人的品性浑厚淡泊。
例如性贵平淡。
英文flat; prosaic;
2.平常;没有曲折。
例如平淡无奇。
英文ordinary; insipid;
3.特指诗文、书画风格自然而不加雕琢。
例如主题愈是富于诗意,表现得愈平淡或者至少是愈简略。
英文bald;
翻译
- 英语 flat, dull, ordinary, nothing special
- 德语 fade (Adj), flach (Adj), gewöhnlich (Adj)
- 法语 plat, fade
引证解释
1.亦作“平澹”。
2.谓人的品性浑厚淡泊。
例证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 · 九徵》:“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后求其聪明。”
《晋书 · 郗鉴传》:“彦辅 道韵平淡,体识冲粹,处倾危之朝,不可得而亲疏。”
宋 · 王巩 《王氏谈录 · 性贵平淡》:“公言人性贵平淡,若加以识器,即所谓宰辅器也。”
明 · 张居正 《杂著》:“故人之才性,以平淡为上。”
明 · 李东阳 《书米南宫真迹后》:“米 称 颜柳 挑踢,用意太过,无平淡天成之趣。”
清 · 刘熙载 《艺概 · 诗概》:“平澹天真,於五言为宜。”
秦牧 《艺海拾贝 · <茅台、花雕瓶子>》:“大抵本领高强,作品寓意深厚,耐人寻味的画家,才敢于在画幅上萧疏平淡地仅仅画上一点东西,而留下很多的空白。”
3.平常;没有曲折。
例证唐 ·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姦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
宋 · 文天祥 《跋胡琴牕诗卷》:“或谓游 吾山 如读 少陵 诗,平淡奇崛,无所不有。”
清 ·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陆蠡 《私塾师》:“目前简直是归隐了,没有访问,没有通讯,我过着平淡而寂寞的日子。”
4.特指诗文、书画风格自然而不事雕琢。
国语辞典
平淡
1.平常无奇。
例证南朝梁 · 钟嵘《诗品 · 卷中 · 晋宏农太守郭璞诗》:“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翫。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儿女英雄传 · 第一九回》:“天下的聪明好胜人,大概都是看了圣贤的庸行学问,觉得平淡,定要再高一层,转弄到流为怪癖。”
2.比喻人平和淡泊。
例证《晋书 · 卷六七 · 郗鉴传》:“彦辅道韵平淡,体识冲粹。”
网络解释
平淡 (词语概念)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的字义分解
平
拼音 píng 部首 干 总笔画 5平 [ píng ]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 如 平地。平面。平原。 2. 均等。 如 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 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 如 平列。平局。平辈。 4. 安定、安静。 如 平安。平服。 5. 治理,镇压。 如 平定。 6. 抑止(怒气)。 如 他把气平了下去。 7. 和好。 如 “宋人及楚人平”。 8. 一般的,普通的。 如 平民。平庸。平价。平凡。 9. 往常,一向。 如 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 10. 汉语四声之一。 如 平声。平仄。 11. 姓。 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 13. 古同“评”,评议。 [更多解释]
淡
拼音 dàn 部首 水 总笔画 11淡 [ dàn ] 1. 含盐分少,与“咸”相对。 如 味淡。淡水。淡化。 2. 浅,薄,含某种成分少,与“浓”相对。 如 淡酒。淡绿。淡薄。浅淡。淡雅。天高云淡。 3. 不热心。 如 冷淡。淡泊(对名利不热心)。淡漠。淡忘。恬淡。 4. 营业不旺盛。 如 淡季。 5. 无关紧要,无聊。 如 扯淡。淡话。 [更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