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玳瑁的意思
词语解释
玳瑁
1.热带和亚热带海洋里的一种食肉性海龟,壳长很少超过二尺,具黄色斑纹的褐色大型角质板呈覆瓦状排列,是贸易上的优良龟甲。
例如玳瑁筵,亦称玳筵,指精美的筵席。
英文hawksbill turtle;
2.从玳瑁龟壳上取得的玳瑁片。
例如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 《玉台新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carey;
翻译
- 英语 hawksbill turtle (Eretmochelys imbricata), tortoiseshell, Taiwan pr. [dai4 mei4]
- 德语 Karettschildkröte (S, Bio), Echte Karettschildkröte (Bio)
- 法语 Tortue imbriquée
引证解释
1.亦作“瑇瑁”。
2.爬行动物,形似龟。甲壳黄褐色,有黑斑和光泽,可做装饰品。甲片可入药。
例证汉 ·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中则有神龟蛟鼉,瑇瑁鳖黿。”
唐 · 李白 《去妇词》:“常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介一 · 玳瑁》﹝集解﹞引 宋 · 范成大 《虞衡志》:“玳瑁生海洋深处,状如龟黿,而壳稍长。背有甲十二片,黑白斑文,相错而成。”
3.指玳瑁的甲壳。亦指用其甲壳制成的装饰品。
例证《汉书 · 东方朔传》:“宫人簪瑇瑁,垂珠璣。”
南朝 ·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唐 · 施肩吾 《代征妇怨》诗:“画裙多泪鸳鸯溼,云鬢慵梳玳瑁垂。”
清 · 陈维崧 《菩萨蛮 · 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籤玳瑁装。”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梅佐贤 ﹞鼻梁上架着一福玳瑁边框子的散光眼镜。”
国语辞典
玳瑁
◎动物名。龟鳖目海龟科。其背甲呈黄褐色,有黑斑,光润美丽,可长达一公尺,前宽后尖,可作装饰品。多分布于热带海洋。
网络解释
玳瑁 (爬行纲海龟科动物)
玳瑁(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属爬行纲,海龟科的海洋动物。一般长约0.6米,大者可达1.6米。头顶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还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绵。玳瑁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龟。玳瑁的食物还包括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玳瑁的角质板可制眼镜框或装饰品;甲片可入药。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但过度的捕捞使玳瑁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近海也几乎绝迹。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大家应该抵制玳瑁及其他海龟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