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论
qīng lùn
清論
清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清论
◎公正的评论,亦指公正的舆论。清雅的言谈。闲谈,谈天。
引证解释
1.公正的评论,亦指公正的舆论。
例证晋 · 葛洪 《抱朴子 · 疾谬》:“清论所不能復制,绳黑所不能復弹。”
《北齐书 · 陈元康传》:“﹝ 陈元康 ﹞受纳金帛,不可胜纪,放责交易,徧于州郡,为清论所议。”
元 · 刘祁 《归潜志》卷九:“高丞相 巖夫 自南渡执政在中书十餘年,无正言直諫闻於外,清论鄙之。”
2.清雅的言谈。
例证南朝 ·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 徐干》:“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唐 · 牛僧孺 《玄怪录 · 张佐》:“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明 · 方孝孺 《奉俞大有先生》:“仲冬后上 金陵,明年回,必得往听清论,尽所欲言。”
3.闲谈,谈天。
例证唐 · 韩翃 《题张逸人园林》诗:“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论閒陛坐夕阳。”
宋 ·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朕尝见儒人谈兵,不过讲之於樽俎砚席之间,於文字则引 孙 吴,述形势皆閒暇清论可也。”
网络解释
清论
清论,是一个汉语词汇。
拼音为qīng lùn,
释义:1、指公正的评论,亦指公正的舆论。2、清雅的言谈。3、闲谈,谈天。
清论的字义分解
清
拼音 qīng 部首 水 总笔画 11清 [ qīng ] 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 如 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 2. 安静,不烦。 如 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 3. 单纯不杂。 如 清唱。清茶。 4. 明白,明晰。 如 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 5. 一点不留,净尽。 如 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 6. 整理,查验。 如 清理。清查。清点。清仓。 7. 详细登记。 如 清册。清单。 8. 公正,廉洁。 如 清廉。清正。清官。清绩。 9. 洁净,纯洁。 如 清洁。清爽。冰清玉洁。 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 如 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 11. 太平,不乱。 如 清平。清泰。清和。 12. 中国朝代名。 如 清代。清宫秘史。 13. 姓。 [更多解释]
论
拼音 lùn,lún 部首 讠 总笔画 6论 [ lùn ]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 如 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如 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 如 系统论。 4. 看待。 如 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 如 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 如 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论 [ lún ] 1. 古同“伦”,条理。 2. 〔~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 [更多解释]